沉寂匍匐了三個月的國內空調出貨終于開始顯露出積極樂觀的走勢,近期無論是終端零售還是面向未來的排產出貨,都出現了可喜的同比增長,2025冷凍年度市場的發展在短期內藉此也進入了一個增長通道。
只是,與出口市場呈現出的連續型飆升增長之勢所不同的是,內銷市場的波動節奏明顯加快;同時,過去兩個多月終端零售的增長還有一定的特殊和階段性因素,后期市場能否真正顯現出內生式增長動力,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零售端持續高增長
“十一”假期再現黃金周本色,空調乃至整個家電市場出現了一波小高潮,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零售量比去年同期實現了寬幅增長。奧維云網公開的數據驗證了這一點。
2024年第四十周即9月30日至10月6日,空調線下零售額同比增長165.67%,零售量同比增長152.07%;與此同時,線上全平臺零售額同比增長了45.67%,零售量同比增長幅度為41.06%,
事實上,過去兩個多月以來,國內空調市場的零售量一直處于一個同比增長的狀態。國內空調市場8月份空調線下體系零售額同比增長12.53%,零售量同比增長12.67%;線上商業終端零售額同比增長18.17%,零售量同比增長24.71%。
盡管9月份的整體數據還沒有公布,但是從細化到各個周的信息來看,9月份幾乎每周的零售量和額都呈積極向上態勢。從9月9日開始,線下和線上平臺迎來了久違的井噴。
9月9日至15日這一周內,線下零售額同比增長了74.85%,零售量同比增幅為57.84%,線上的增幅更大,零售額同比增幅達到了147.44%,同期的零售量同比增幅同樣翻了一倍多,高達135.86%,9月16日至22日如此增勢絲毫未減少,線下零售額同比增幅為140.43%,零售量同比增長速度為123.46%。
考慮到去年同期的市場數據,國內空調市場極有可能連續三個月的上墻量都出現增長,新冷年初期和淡季階段有如此佳績,在空調產業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史上也并不多見。
出貨排產擺脫下滑而重拾增長
終端市場在呈現出高增長勢頭的同時,過去三個月出貨端的表現其實并不盡如人意,更早之前高企不下的巨量庫存在彼時成為了整個空調行業最大的矛盾和困境,而終端的放量增長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這一壓力,并給后期出貨量攀升騰挪出了空間。
今年空調市場在出貨端的拐點出現在6月份,根據產業在線提供的數據顯示,這個月內銷的出貨量超過了1000萬臺,但是同比卻下滑了15.8%。7月同樣是如此,而這一下滑態勢延續到了8月份,該月內銷出貨量同比下滑幅度為5.4%。另外,根據之前可查的排產數據,9月份所有制造工廠面向國內市場出貨量的同比下滑幅度應該會超過10%。
也就是說,從2024年度旺季收尾到2025新冷年開盤,整個空調行業的重心便在于全力進行庫存消化,通過積極主動的出擊市場,驅動終端表現出增長,出貨層面壓力大幅減弱,從10月份開始的出貨量也開始扭轉之前的頹勢而一舉向上。
據產業在線提供的排產數據顯示,10月份空調行業內銷端整體的排產規劃規模超過了540萬套,同比增長幅度為7.7%;11月月份計劃生產的數據是在560萬套以上,同比增幅在7%以上;12月份排產依然增長,而且增幅環比在擴大,超過680萬套的計劃量同比增幅達到了12%。
如果這些排產規模能夠如期達成,那么2024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以連續三個月的增長再次進入喜人的增量階段。這也將為國內空調市場后期走勢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其實,就時下終端的表現來看,內銷市場的各個廠商的信心得到了有效提振,排產數據就是例證。
特定因素起到了階段性的關鍵作用
再來看一組數據,根據商業部公布的信息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前三天,共有104.55萬人消費用戶購買以舊換新家電產品154.6萬臺,其中空調、冰箱是最為歡迎的兩大家電品類。
國內空調市場自9月份至今爆發出了同比高增長行情,很大程度上是受惠于新一輪以舊換新補貼,極大地刺激的大量的沉默需求在短期內集中釋放。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企業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也在通過自身資源的投入,共同激活了存量需求,驅動了零售端的高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三個月國內市場的天氣條件也非常有利于空調產品的銷售。華東、華中和西南地區出現了創歷史性的高溫氣候,而且持續的時間很長,秋老虎發威讓市場對空調需求的大面積涌現。目前,華南地區在經歷了前期的多雨氣候之后,依然處于一個偏高溫狀態。
而從數據對比的統計方式來看,近期無論是零售量還是未來三個月出貨量的增長,還有一個特定原因,那就是去年同期的市場并不好,對比基數較低也是數據出現寬幅增長的便利因素。
也因此,空調廠商應當理性對待時下的增長行情。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內銷市場存量化的基本面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改變。更何況,很多中小企業面對整體市場的高增長行情,卻不能表現出與此同步的節奏,甚至是出現了下滑。這也意味著國內市場的品牌格局正在進一步集中。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