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腦和一只眼睛之間的信號出現錯誤時,另一只眼睛的輸入可能成為主導,這種情況被稱為弱視或“懶惰的眼睛”。 弱視是常見的,通常的治療方法是強迫不那么主導的眼睛進行適應,通過基于實驗室的訓練或者戴眼罩來進行。但新的研究表明,當人們在進行日?;顒訒r,可以使用可穿戴增強現實技術來減少這種視覺差異。
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科學協會的《心理科學》雜志上。
中國科學院首席研究員鮑敏解釋說:“通過這個現實變形系統,參與者可與經過實時圖像變形處理的自然世界進行交互。系統實時地向每只眼睛提供變化但互補的視頻,迫使參與者協作利用雙眼的視覺輸入”。
變形現實系統可以被認為是增強現實技術的一種特殊類型,在視頻被傳送給觀察者之前,其中場景的一些方面經過了變形,但沒有疊加一些不自然和不存在的對象(例如箭頭或網頁 )。增強現實以這種方式把視覺輸入進行變形可以避免實驗室訓練的一些局限性:
鮑敏表示:“這種方法通過電子手段操縱視覺世界,將訓練融入日常生活中?!?br/>
研究結果顯示,眼平衡的改善經受住了2個月隨訪期的考驗。
鮑敏解釋到:“在訓練結束后,人們重回正常的視覺環境,幾個三小時的適應期產生了更強的效果?!?br/>
鮑敏和同事在他們的第一個實驗中招募了10名顯示雙眼明顯失衡的成年參與者。 在為期5天的適應階段中,參與者每天進行3小時的訓練。他們佩戴增強現實頭顯,實時向他們展示稍微變形的周圍環境。呈現給每只眼睛的圖像是相同的,除了每個圖像中像素化的特殊補丁。訓練基本上迫使參與者平等地對待每只眼睛的輸入,以便能夠處理和感知完整的場景。在他們進行典型的日?;顒拥臅r候,如看電影、玩電子游戲、吃東西和散步,參與者在實驗室完成了適應性訓練。
為了衡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主導眼的變化,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在適應階段之前、適應期每個訓練階段開始的時候以及最后一次訓練后的24小時、2天、3天、1周、3周、2個月和4個月的隨訪期間完成雙眼拮抗任務。在每項任務的試驗中,參與者同時看到兩個圖像,各自呈現給每只眼睛。每個圖像具有條紋光柵圖案,一個圖像中的圖案與另一圖像中的圖案方向不同??吹綀D像后,參與者通過按鍵來表明他們看到的圖案的方向(沿垂直方向逆時針傾斜、沿垂直方向順時針傾斜或混合)。
當不同的圖像呈現給每只眼睛時,人們傾向于接受圖像是來回交替的,并且他們通常報告說看到呈現給其主導眼的圖像時間比例更大。因此,任務應該揭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主導眼的任何變化。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