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爾會點個便宜的外賣,在美團看兩三集免費短劇來下飯。今天是燴面,我禿嚕完最后一口面,打開抖音刷了兩三下:“嘿,一場時間的戰役”。
3月之后,接連新增劇場頻道、開啟春鳴計劃、上線免費短劇,美團,進攻了。
關注的互聯網企業里,有兩家讓我覺得有相似的個性:美團和京東。
怹們都喜歡“進攻”,不同,大約在于:
京東的“進攻”,常是主動的,是寫了戰書、吹了集結號的,像春秋早期的戰爭那樣,有一個外界可以看到的、看似按部就班的戰爭流程。京東在大零售板塊,不執著于某一個優勢品類,所以開疆拓土。
美團的“進攻”,不能說不主動,但看起來常像是在“打反擊”,而且,有時不那么大張旗鼓,卻又跟對手貼身靠打,像是巷戰。比如,滴滴搞外賣的時候,美團搞打車業務,又或者這次,美團用免費短劇接著搞他的短視頻。
2015年開始,羅振宇每年都搞一場叫《時間的朋友》的演講,內容我很喜歡,但也常砸掛這一“主題”:《時間的朋友》,虛,真的虛。學新聞的人,不是應該實嗎?
從去年開始,我發現,我還是太年輕,當線上服務平臺接連打出低價牌,當短視頻平臺的生意如火如荼,我覺得,羅振宇太實了,或者說,“時間的朋友”這幾個字太實了。
無論是更低的價格,還是有趣的內容,都是在爭奪用戶的時間。是了,接下來是很老套的句子:“時間即金錢?!?/p>
十六在元旦和春節期間兩次回過老家,一座北方小城,發現抖音的團購搞得有聲有色,相比之下,老鄉們大多在外賣或者其它即時配送場景下選美團。
因為,抖音,拿下了老鄉們的時間。
團購嘛,看著看著視頻,隨手就團了。就算不去吃,到時候退掉就好啦!
時間啊,分攤在各個移動應用上,不就是此消彼長嗎?
內容平臺有它們近乎先天的優勢,如果做得好,它們本來就是“時間殺手”。
我有些年輕的朋友,現在都只在抖音上聊天兒啦,帶有“工作軟件”屬性的微信,還不是被短視頻應用們擠掉了一部分用戶時間。美團又如何?打開頻度不會超過微信的。
那,美團也會想把“時間”搶回來的。
方法上看,屬實是“硬”搶。硬,倒不是說硬來,而是說顯得強勢。
去年,美團開了短視頻入口,還搞了直播,我有朋友已經習慣了在直播里搶券。不過,即便如此,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務,還是以可見的情形在“生猛開花”。
根據抖音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抖音生活服務平臺總交易額增長256%,覆蓋370+城市的門店,平臺短視頻及直播交易額也顯著增長。在第三方數據中,以海通國際研報為例,其中提到,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總交易額約占美團三分之一,接近2000億元。
或因此,今年3月以來,美團的內容布局更激進了些。
先是新增劇場頻道,讓內容更豐富。
接著是開啟春鳴計劃,面向美團站外十萬粉絲及以上作者,開放原創作者入駐,獎金和流量扶持也比較可觀。
再就是最近的免費短劇上線。
假設抖音和美團聊天,內容可能是:
“美團兄,我內容多?!薄拔乙沧兌嗔??!?/p>
“我作者多?!薄皼]事,我招募并扶持?!?/p>
“我內容、作者有先手優勢?!薄拔叶虅∶赓M,我短劇免費,我,短劇免費?!?/p>
近年來,短劇一方面為短視頻平臺繼續吸引大量用戶;另一方面也進入付費階段,成為短視頻平臺商業變現的一部分。
美團,短劇免費,留存用戶之余,在短劇付費的行業趨向下,打開了一個缺口,這種操作,不可謂不強勢和生猛。
在這里,美團同時用上了近年來線上服務平臺通常采用的兩種“武器”,低價,以及內容。內容,選擇熱度最高的;低價,則一步到底。
一種可能的理想情況,或許是,當美團內容日漸豐富,再加上免費短劇的出現,用戶在團購等位、外賣等待等等“空置”時間,可以繼續留在美團上,而不必轉換應用。
這跟抖音做團購的邏輯有些類似:“既然來了,就留下吧?!?/p>
免費短劇,背后或許是版權購買,但這倒不如說,美團,買下的是“用戶的時間”。
即便如此,美團在內容層面這一系列強勢動作的后續效果,依然有待觀察。
畢竟,用戶習慣的扭轉,總是不容易的,美團的主要屬性,還是工具。
同時,策略邏輯雖然相似,但對抖音而言,讓來看短視頻的人團購,這是業務的增量;對美團而言,讓團購的人不去其它平臺看視頻,現階段,主要還是保住存量。
不過,美團也有他的策略,觀看視頻可以獲得獎勵。這打法,依然是簡單、直接。
另外,他還做了短視頻小程序,直接作為入口,連接內容更快。
作為一個用戶,我只有兩個需求,一是,可以看到一點兒不一樣的內容;二是,多來點兒優惠唄。(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丁科技網”)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