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科技網觀察]回顧剛剛過去的小長假,不難發現,繼2024年的火熱之后,在2025年的開頭,家電“以舊換新”繼續作為這個春節的特別內容。帶動品質換新、提升生活體驗,這是家電“以舊換新”的要義,同時,它應該也在成為家電市場產品結構變化的助推器之一。一個明顯變化的品類是智能電視盒子。
根據洛圖科技的最新數據:2024年,中國智能盒子市場全渠道銷量為249萬臺。這個規模,相比2023年下降20.4%,相比5年前的2019年下降在50%左右,相比10年前2014年則已不足當時的20%。
(數據及圖:洛圖科技,單位:萬臺,%)
智能電視盒子整體的走勢不難理解,就丁科技網觀察,從根本上說,智能電視盒子自誕生之初,就帶有“過渡性方案”的標簽。
在智能電視盒子出現的幾乎同時間,帶有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已經出現。智能電視盒子的推動者以內容平臺為主,推出盒子產品,主要是作為向家庭場景推廣流媒體業務的出口,擴大服務范圍,工作方式是配合“傳統”電視使用。畢竟,在當時,部分智能電視還有相當高的溢價,而“傳統”電視中,還有相當數量遠遠沒有到達換新年限的產品,這是“機會窗口”。
然而當前,電視基本完成了從“傳統功能機”向“智能”的迭代,這就讓越來越少的產品才需要智能電視盒子配合使用。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廣電和運營商推出的競品,對智能盒子零售市場形成的擠壓。
另外,丁科技網注意到,還有兩個趨勢性原因:一是與電視從“傳統功能機”向“智能”迭代類似,“研發推廣插入式微型機頂盒、推進機頂盒內置化”成為一種趨向。
二是,大量的電視產品來到了需要換新的時間點,特別是,大屏化尤其在驅策換新意向,此外還有高清化的趨向。
以去年的市場變化為例,彩電消費及創新進一步凸顯“唯大不破”定律,75吋領先,85吋高增,100吋擴容。例如,根據奧維云網數據,75吋及以上產品份額持續提升,十一促銷期中國彩電市場增長最快的是85吋,其中線上市場85吋產品銷量份額為13.0%,同比增長6.7%;線下市場85吋產品銷量份額為17.8%,同比增長7.5%。75吋產品銷量份額遙遙領先,線上市場銷量份額為24.8%,同比增長5.2%;線下市場銷量份額為30.4%,同比增長3.0%。
至于高清化,舉個簡單的例子,智能電視盒子支持4K解碼,但“傳統”電視可能不能支持4K播放,如果有4K觀看需求,仍要換電視,而新電視基本就是不怎么需要智能電視盒子的智能電視。
“以舊換新”,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以大屏化為代表的消費趨向的深入,畢竟,更大的顯示尺寸理論上能夠提供更具震撼的沉浸式視聽體驗,這讓它能夠作為電視品質換新的重點。
不過在丁科技網看來,智能電視盒子在未來一段時間仍會有市場,問題只在于時間長短。
就丁科技網所做的了解,除了部分堅持使用“傳統”電視的消費者可能會購買智能電視盒子外,還有兩類用戶有購買傾向,一類是部分外資品牌電視的用戶,另一類是部分“性價比”產品的用戶。
部分外資品牌電視用戶,購買智能電視盒子,為的是良好的系統和內容體驗,因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外資品牌采用了原生安卓系統,有定制系統的,體驗也要弱于國內品牌;部分“性價比”產品用戶,購買智能電視盒子,考慮的則可能是性能,因為有部分“性價比”電視,雖然是新型號,卻是舊配置,甚至可能不及一些新上市的智能電視盒子。
不過,在越來越卷的國內電視市場,部分外資品牌已經在做更深刻的本土化優化,國產品牌們的部分“性價比”產品,也在為爭取市場提升性能。特別是,第二種情況隨著“以舊換新”的持續展開,也有逐漸弱化的可能。
或許,這也是智能電視盒子主流品牌在近年來熱衷于布局新品類產品的原因。根據洛圖科技數據,線上市場的TOP3品牌為騰訊、天貓魔盒和小米,合并市占率為52.1%,較2023年上漲2.4%,前十中也包含當貝等品牌。而從品牌動態來看,天貓等品牌關注移動智慧屏,當貝等則重點投入投影領域,這應該都是出于對市場前景的判斷。
不過,在丁科技網看來,智能電視盒子未必不可以有新的機會。與智能電視盒子類似,智能音箱也被認為是一種“過渡性產品”,此前市場也有收縮,但部分品牌嘗試進入更多具體的垂直場景,看起來已經有了一些進展,智能電視盒子或許可以做類似的改變。(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丁科技網”)
- QQ:61149512